《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细则》
《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细则》
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评分细则
(动物实验)
序号 | 项 目 | 评分标准 | 普通级 | 清洁级 | SPF级 | 无菌级 |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
1 | 组织机构 | |||||||||
1.1★ | 主管部门和领导 | 1、应有本单位负责科研或条件工作的领导主管实验动物工作,该领导应熟悉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的有关实验动物管理法律和法规。 | 2 | 2 | 2 | 2 | ||||
2、有相应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 3 | 3 | 3 | 3 | ||||||
1.2 | 实验动物管理机 构 | 成立由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 2 | 2 | 2 | 2 | ||||
2 | 人 员 | |||||||||
2.1 | 全体从业人员 | 须接受专业技术继续教育,验收或复查时须出示继续教育证书。 | 2 | 2 | 2 | 3 | ||||
2*、取得《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 3 | 3 | 3 | 3 | ||||||
3*、一线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符合从业人员健康标准。 | 3 | 2 | 2 | 2 | ||||||
2.2 | 动物实验部门管理人 员 | 1、具有医学、生物学及畜牧兽医学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 2 | 2 | 2 | 3 | ||||
2、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从事实验动物专业工作达3年以上。 | 2 | 3 | 3 | 4 | ||||||
3 | 环境、设施、设备条件 | |||||||||
3.1 | 外 部 环 境 | 1、新建的应尽可能远离生活区、生产区的独立场所;对原有设施无法将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的,应有切实可行的隔离措施。 | 4 | 2 | 2 | 2 | ||||
2、周围50米无影响动物饲养的污染源,或有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 3 | 2 | 2 | 2 | ||||||
3、室内环境整齐、卫生,附近不得饲养非实验用动物;无蚊蝇滋生地、并定期消毒、杀虫灭鼠。 | 4 | 2 | 2 | 2 | ||||||
4、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符合环保要求。 | 4 | 2 | 2 | 2 | ||||||
3.2 | 内 部 环 境 | 1、 人流、物流、气流组织合理,应避免交叉感染。有通风和温、湿度调控系统。 | 1 | 1 | 1 | 1 | ||||
2、饲养室不得直接对外;须设有缓冲间;有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有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入内的设施。 | 2 | 2 | 2 | 1 | ||||||
3、有工作人员办公、休息、沐浴间;饲育区和辅助区的比例适当。 | 1 | 1 | 1 | 1 | ||||||
4、应当符合相应实验动物设施等级标准。 | 2 | 2 | 2 | 2 | ||||||
5、符合消防要求 | 1 | 1 | 1 | 1 | ||||||
3.2..1★ | 特殊动物试验设 施
| 1、放射性试验室应符合《放射保护规定》的要求。 | ||||||||
2、带传染性的动物试验,应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并有防止有害物泄漏的严密措施。 | ||||||||||
3、化学毒物染毒试验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不得污染环境和伤害试验人员。 | ||||||||||
3.3 | 建筑要求 | |||||||||
3.3.1 | 内 墙 | 1、表面光滑平整,阴阳角为圆形,易清洗消毒。 | 2 | 3 | 3 | 3 | ||||
2、墙面应耐水洗、腐蚀、无反光,耐冲击。 | 2 | 3 | 3 | 3 | ||||||
3.3.2 | 地 面 | 防滑、耐磨,无渗漏,平整。 | 2 | 2 | 2 | 2 | ||||
3.3.3 | 天花板 | 耐水,耐腐蚀,有良好气密;离地净高应考虑节省能源并照顾工作人员。 | 2 | 3 | 3 | 2 | ||||
3.3.4 | 走廊 | 宽度应便于交通。 | 2 | 2 | 2 | 2 | ||||
3.3.5 | 门 | 应平整、坚固、耐腐蚀,宽度应便于大型设备(如层流柜等)进出,屏障系统内用门应有密封要求。 | 1 | 2 | 2 | 2 | ||||
3.3.6★ | 电 源 | 通过墙体管线应密封,清洁级以上设施应有应急电源。 | 1 | 2 | 2 | 2 | ||||
3.3.7 | 送、排风系 统 | 1★、送风应符合所饲养动物级别洁净度要求。排风应符合环保要求。 | 0 | 1 | 1 | 2 | ||||
2、通室外进、排风口应安有防雨和防鸟、虫及防逆风装置。排风管道有防冷凝水倒流装置。 | 1 | 1 | 1 | 0 | ||||||
3.3.8★ | 消 毒 设 施 | 应有蒸汽、药物等消毒设施用于笼具、饲料、垫料和饮水灭菌。 | 2 | 2 | 2 | 2 | ||||
3.3.9 | 通 讯 | 清洁级以上设施应安装屏障内外通话设备。 | 0 | 1 | 1 | 0 | ||||
3.3.10 | 实验室用 水 | 1★、清洁级以上设施屏障内用水应经灭菌消毒。 | 0 | 2 | 2 | 2 | ||||
2、实验室应安密封式下水口,洗刷间下水管道内径不小于75mm(家兔不小于200mm)。 | 2 | 1 | 1 | 1 | ||||||
3.3.11 | 室 内 环 境 测量仪 | 温度计,相对湿度计等仪表。清洁级以上设施应安装梯度压差计。 | 2 | 2 | 2 | 2 | ||||
4 | 内环境标准(啮齿类、兔类) | |||||||||
4.1★ | 温度(℃) | 见国标GB14925-2001 | 3 | 2 | 2 | 2 | ||||
4.2 | 相对湿度(%) | 见国标GB14925-2001 | 3 | 2 | 2 | 2 | ||||
4.3★ | 换气量 (次/h)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3 | ||||
4.4※ | 气流速度 (m/s) ≤ | 见国标GB14925-2001 | 1 | 2 | 2 | 2 | ||||
4.5※ | 梯度压差(Pa)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2 | ||||
4.6★ | 空气洁净度(级)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1 | ||||
4.7★ | 落下菌数 (个/皿 )≤ | 见国标(普通环境)GB14925-2001 | 2 | 0 | 0 | 0 | ||||
见国标(屏障环境)GB14925-2001 | 0 | 3 | 3 | 0 | ||||||
见国标(隔离环境)GB14925-2001 | 0 | 0 | 0 | 3 | ||||||
4.8※ | 氨浓度(mg/m3)≤ | 见国标GB14925-2001 | 5 | 3 | 3 | 3 | ||||
4.9※ | 噪 声 (dB)≤ | 见国标GB14925-2001 | 4 | 2 | 2 | 2 | ||||
4.10 | 照度,lx | 见国标GB14925-2001 | 2 | 2 | 2 | 2 | ||||
4.11 |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 见国标GB14925-2001 | 2 | 2 | 2 | 2 | ||||
5 | 动物实验用品 | |||||||||
5.1 | 动 物 | 不同实验应选用具有《实验动物许可证》繁育单位生产的相应等级的实验动物。 | 3 | 3 | 3 | 3 | ||||
5.2 | 垫 料 | 有良好吸湿性,粉尘少,无异味、毒性、油脂、杂质。须经灭虫,消毒灭菌后使用。 | 2 | 2 | 2 | 2 | ||||
5.3★ | 饲 料 | 应饲喂有《实验动物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饲料。 | 2 | 2 | 2 | 2 | ||||
5.4★ | 饮 用 水 | 普通级动物饮用城市生活用水,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灭菌水。 | 3 | 3 | 3 | 3 | ||||
5.5 | 笼 具 | 无毒,耐腐蚀、高温,易清洗、消毒、灭菌,耐冲击,牢固,动物不易逃逸,符合动物生态及生理要求。购买时应向厂家索取生产许可证和笼具质量合格证. | 2 | 2 | 2 | 2 | ||||
6 | 规章、制度 | |||||||||
6.1 | 管 理 | 单位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小组成员名单、工作条例和平时会议记录。 | 1 | 1 | 1 | 1 | ||||
6.2 | 实验室 |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标准的操作规程。 | 2 | 2 | 2 | 2 |
验收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注:
1、 代表一票否决项目;※代表动态检测必检项目。
2、 其中一票否决项目分数普通级占24分;清洁级、SPF级占31分;无菌级占32分。
3、 其中一票否决项目只要符合要求就给满分,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不予通过。
4、 验收时必须得分达到85分以上才能通过。
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评分细则
(生产繁育)
序 号 | 项 目 | 评分标准 | 普通级 | 清洁级 | SPF级 | 无菌级 |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标准分 | 得分 | |||
1 | 组织机构 | |||||||||
1.1★ | 主管部门和领导 | 1、应有本单位负责科研或条件工作的领导主管实验动物工作,该领导应熟悉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的有关实验动物管理法律和法规。 | 2 | 2 | 2 | 2 | ||||
2、有相应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 3 | 3 | 3 | 3 | ||||||
1.2 | 实验动物管理机 构 | 成立由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 2 | 2 | 2 | 2 | ||||
2 | 人 员 | |||||||||
2.1 | 全体从业人员 | 1、须接受专业技术继续教育、验收或复查时须出示继续教育证书。 | 2 | 2 | 2 | 3 | 2.1 | |||
2★、取得“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 3 | 2 | 2 | 2 | ||||||
3★、一线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符合从业人员健康标准。 | 3 | 2 | 2 | 2 | ||||||
2.2 | 实验动物管理人 员 |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 2 | 3 | 3 | 3 | ||||
2.3 | 实验动物质量负责人 | 除具备2.2所列条件外,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需福建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登记备案。 | 2 | 2 | 2 | 3 | ||||
2.4 | 实验动物饲养人 员 |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 | 2 | 2 | 2 | 3 | ||||
3 | 环境、设施条件 | |||||||||
3.1 | 外 部 环 境 | 1、新建的应尽可能远离生活区、生产区的独立场所;对原有设施无法将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的,应有切实可行的隔离措施。 | 3 | 2 | 2 | 2 | ||||
2、周围50米无影响动物繁育的污染源,或有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 3 | 2 | 2 | 2 | ||||||
3、室外环境整齐、卫生,附近不得饲养非实验用动物;无蚊蝇滋生地,并定期消毒、杀虫、灭鼠。 | 3 | 2 | 2 | 2 | ||||||
4、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符合环保要求,验收时须作出说明。 | 3 | 2 | 2 | 2 | ||||||
3.2 | 内 部 环 境 | 1、人流、物流、气流组织合理,应避免感染。有通风和温、湿度调控系统。 | 2 | 2 | 2 | 1 | ||||
2、饲养室不得直接对外须设有绶冲间;有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有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入内的设施。 | 2 | 2 | 2 | 2 | ||||||
3、有工作人员办公、休息、沐浴间;饲育区和辅助区的比例适当。 | 1 | 1 | 1 | 1 | ||||||
4、设施应当符合相应实验动物等级标准,普通级设施应有检疫隔离室。 | 2 | 2 | 2 | 2 | ||||||
5、符合消防要求。 | ||||||||||
3.3 | 建筑要求 | |||||||||
3.3.1 | 内 墙 | 1、表面光滑平整,阴阳角为圆形,易清洗消毒。 | 2 | 1 | 1 | 1 | ||||
2、墙面应耐水洗、腐蚀、无反光,耐冲击。 | 2 | 2 | 2 | 2 | ||||||
3.3.2 | 地 面 | 防滑、耐磨,无渗漏,平整。 | 2 | 2 | 2 | 2 | ||||
3.3.3 | 天 花 板 | 耐水,耐腐蚀,有良好气密;离地净高应考虑节省能源并照顾工作人员。 | 2 | 2 | 2 | 2 | ||||
3.3.4 | 走 廊 | 宽度应便于交通,不应少于1.5米。 | 2 | 2 | 2 | 2 | ||||
3.3.5 | 门 | 应平整、坚固、耐腐蚀,屏障系统内用门应有密封要求。 | 2 | 2 | 2 | 2 | ||||
3.3.6★ | 电 源 | 通过墙体管线应密封,清洁级以上设施应有应急电源。 | 2 | 2 | 2 | 2 | ||||
3.3.7 | 送、排风系 统 | 1★、送风应符合所饲养动物级别洁净度要求。排风应符合环保要求。 | 0 | 1 | 1 | 2 | ||||
2、通室外进、排风口应安有防雨和防鸟、虫及防逆风装置。排风管道有防冷凝水倒流装置。 | 1 | 1 | 1 | 0 | ||||||
3.3.8★ | 消 毒 设 施 | 应有蒸汽、药物等消毒设施用于笼具、饲料、垫料和饮水灭菌。 | 2 | 2 | 2 | 2 | ||||
3.3.9 | 通 讯 | 清洁级以上设施应安装屏障内外通话设备。 | 0 | 1 | 1 | 0 | ||||
3.3.10★ | 设施内 用 水 | 1、(豚鼠、兔)饲养室应安密封式下水口,(大、小鼠)饲养室不应安密封式下水道。清洁级以上设施屏障内用水应经灭菌消毒。 | 0 | 1 | 1 | 1 | ||||
2、洗刷间下水管道内径不小于75mm(家兔不小于200mm)。 | 2 | 1 | 1 | 1 | ||||||
3.3.11 | 室内环境测 量 仪 | 温度计,相对湿度计等仪表。清洁级以上设施应安装梯度压差表。 | 2 | 1 | 1 | 1 | ||||
4.1★ | 温度(℃) | 见国标GB14925-2001 | 3 | 2 | 2 | 2 | ||||
4.2 | 相对湿度,(%) | 见国标GB14925-2001 | 3 | 2 | 2 | 2 | ||||
4.3★ | 换气量(次/h)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3 | ||||
4.4※ | 气流速度,(m/s) ≤ | 见国标GB14925-2001 | 1 | 2 | 2 | 2 | ||||
4.5※ | 梯度压差(Pa)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2 | ||||
4.6★ | 空气 洁净度(级) | 见国标GB14925-2001 | 0 | 2 | 2 | 1 | ||||
4.7★ | 落下菌数, (个/皿 )≤ | 见国标(普通环境)GB14925-2001 | 2 | 0 | 0 | 0 | ||||
见国标(屏障环境)GB14925-2001 | 0 | 2 | 2 | 0 | ||||||
见国标(隔离环境)GB14925-2001 | 0 | 0 | 0 | 2 | ||||||
4.8※ | 氨浓度(mg/m3) ≤ | 见国标GB14925-2001 | 4 | 2 | 2 | 2 | ||||
4.9※ | 噪声 (dB) ≤ | 见国标GB14925-2001 | 3 | 2 | 2 | 2 | ||||
4.10※ | 照度(lx) | 见国标GB14925-2001 | 1 | 1 | 1 | 1 | ||||
4.11 |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 见国标GB14925-2001 | 1 | 1 | 1 | 1 | ||||
5 | 动物质量 | |||||||||
5.1 |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啮齿类和兔类) | 提供符合GB-14922-2001标准的检测报告 | 2 | 2 | 2 | 3 | ||||
5.2 | 遗传质量 | 提供符合GB-14923-2001标准的检测报告 | 2 | 2 | 2 | 2 | ||||
6 | 饲育用品 | |||||||||
6.1 | 垫 料 | 有良好吸湿性,粉尘少,无异味、毒性、油脂、杂质。须经灭虫,消毒灭菌使用。 | 2 | 2 | 2 | 2 | ||||
6.2★ | 饲 料 | 应饲喂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饲料。 | 2 | 2 | 2 | 2 | ||||
6.3★ | 饮 用 水 | 普通级动物饮用城市生活用水,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灭菌水。 | 2 | 2 | 2 | 2 | ||||
6.4 | 笼 具 | 无毒,耐腐蚀、高温,易清洗、消毒、灭菌,耐冲击,牢固,动物不易逃逸,符合动物生态及生理要求。购买时应向厂家索取生产许可证和笼具质量合格证. | 2 | 2 | 2 | 2 | ||||
6.5 | 运 输 器 具 | 动物运输应配置专用车辆,专人负责。符合安全和微生物等级控制要求。不同品种、品系和等级的动物不得混合装运。运输清洁级以上动物的车辆应安有空调设备。 | 1 | 2 | 2 | 2 | ||||
6.1 | 垫 料 | 有良好吸湿性,粉尘少,无异味、毒性、油脂、杂质。须经灭虫,消毒灭菌使用。 | 2 | 2 | 2 | 2 | ||||
7 | 规章、制度 | |||||||||
7.1 | 管 理 | 单位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小组成员名单、工作条例和平时会议记录。 | 1 | 1 | 1 | 1 | ||||
7.2 | 生 产 | 1、应按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微生物分类级别的要求制订繁育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2 | 2 | 2 | 1 | ||||
2、应有兽医室和基本的仪器设备,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标准的操作规程和保种记录。 | 1 | 2 | 2 | 2 | ||||||
3、有检疫设施、制度、人员。 | 2 | 1 | 1 | 0 | ||||||
4、供应动物应保证质量,开具福建省统一印制的合格证。 | 1 | 1 | 1 | 1 | ||||||
7.3 | 自 检 | 有自检实验室或委托质量监测协议。 | 1 | 2 | 2 | 3 |
验收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注:
1. ★ 代表一票否决项目 ※ 代表动态检测必检项目
2. 其中一票否决项目分数普通级占26分;清洁级、SPF级占28分;无菌级占29分。
3. 其中一票否决项目只要符合要求就给满分,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不予通过。
4. 验收时必须得分达到85分以上才能通过。